辽宁科技引领,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聚焦辽宁省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此次发布会不仅彰显了辽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雄厚实力,更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一、科教资源富集,筑牢人工智能发展基石
辽宁,作为教育大省,拥有114所高校和58名院士,以及6个中央驻辽科研机构。在信息领域,辽宁更是拥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形成了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大连化物所等近十家相关科研院所的加盟,更为辽宁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这些科教资源为辽宁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基础雄厚,赋能人工智能广泛应用
辽宁的工业体系完整性全国领先,航空装备、海工装备、智能装备等高端装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丰富的产业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获批建设,标志着辽宁省已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的省份。目前,辽宁算力规模已达1600P,孵化出30多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并在能源化工、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医疗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应用示范。
三、应用场景丰富,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在辽宁,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工业领域。在文旅、医疗、教育、服务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同样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例如,在农业领域,“现代农业大模型”通过精准病虫害预警、智能生长调控等功能模块,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中的诸多问题,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在医疗领域,“皮肤病理辅助诊断大模型”则基于专家视点采集技术,为皮肤病理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优秀大模型涌现,助力行业智能化升级
发布会现场,多位嘉宾分享了各自领域内的优秀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智能化工大模型”已实现了化工知识检索及工艺流程自主设计与优化,为化工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东北大学研发的“工业表面缺陷检测大模型”在集成电路、钢铁冶金等领域展现出了优秀的识别效果,有效提升了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此外,“现代农业大模型”、“皮肤病理辅助诊断大模型”等也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展望未来,辽宁人工智能产业蓄势待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辽宁正抢抓机遇,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4月17日至25日,辽宁省将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暨青年AI创新大赛启动仪式,介绍未来3年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行动计划,并发布一系列支持政策。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激发辽宁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